1慘例篇》孩子變伸手牌 父母寵兒惹的禍 更新日期:2007/11/02 09:12 記者:【許(清爭)文/台北報導】  剛出社會的孩子,薪水領的不多,在生活開銷上,多半還需要父母的幫助,但父母親要如何掌握其中的分寸,就是一門大學問,如果分寸控制不好,孩子有可能就不斷陷入薪光幫的惡性循環中。  銀行財富管理部說,在曾經接觸的客戶中,就有過這樣的案例,父母親胼手胝足創業,小有成就,孩子是家中的獨子,畢業後到自家公司上班,但三天捕魚、兩天曬網,從沒一次全勤,但爸媽照給月薪,每個月的信用卡帳單,都是爸媽繳清。  直到有一天,信用卡公司催收人員上門要錢,媽媽才知道,原來孩子還偷辦了幾張信用卡,預借現金,已經好幾個月還不出錢,利滾利的結果,欠了好幾百萬。  媽媽一舉將孩子所有的信用卡剪斷、註銷,並一口氣幫孩子把外債還清,警告孩子不能再犯,誰知幾個月後,又接到銀行電話,孩子又再犯,這次欠下了三百多萬。  因為每次的卡債,都是媽媽全額還清,孩子在聯徵中心的信用記錄良好,完全沒有污點,銀行也認定孩子是好客戶,媽媽不知道該怎樣讓孩子不辦信用卡、不預支消費。  經過銀行人員的建議,媽媽才到聯徵中心駐記,孩子的每筆信用卡消費還款都是「家人代償」,孩子沒有能力還錢,銀行也不再發卡給他。  媽媽回家也與孩子約法三章,一定要每天準時到公司上班才給全薪,也才結束這一場災難。  兆豐商銀財富管理部協理孫蘭英說,這樣的案例充斥在社會每一個角落,父母難為,有時看著孩子受苦,總是會想伸手援助,但一定要記得,謹守心裡的防線。  華南銀行個金事業群副總高榮成表示,必須讓孩子瞭解到,每一份收入都必須透過勞務或薪資,短期資助金援,日後也要償還,才能不讓自己孩子變伸手牌,降低競爭力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今天看到的新聞,頗為感慨,因為在職場也遇到一些父母親介入處理的狀況,當時很想告訴這些父母,如果你們要你的孩子在職場上國際上具有競爭力,請不要再插手了,讓他/她自己去面對及處理這些狀況,他/她沒經驗,自己處理過就會印象深刻的,父母親你們吃過的鹽比他/她們吃過的飯多,那是你們自己碰撞後累積經驗的結果,孩子不碰撞不處理,哪有經驗可以累積?原則上父母應該比子女早走吧?如果他/她不面對,做父母的可以幫他/她處理一輩子嗎?到父母走了後,他/她才開始被迫面對及處理,那不是更慘?因為年紀大了ㄚ,所以做父母的,要學習去....放手,芻鳥要母鳥放手,牠才會飛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薄荷快要飛起來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