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討厭別人提"大愛"

由其是那種看過"慈濟"影集就一味的引述套用的人

最近這種情形又來了

我想問一件事

何謂"愛"?

我知有些人粉自私,但我樂觀想這也是一種愛

自私雖然不好,但不要傷害到別人,我想也不是壞事吧?

問題是~好多人一味的要求愛,講愛

但愛不是應該要互相,要交流的嗎?

而一味講愛要愛的人,自己又是多麼真的甘願付出愛?

如果只愛別人,不愛自己,這叫愛嗎?生活產生困難,造成國家需要付出資源援助解決問題,這是當初說大愛的初衷嗎?

另外

一味講愛要愛的人

在要求愛的同時,你真的愛你所要求的對象嗎?你真的願意為了他付出所有的自己嗎?

聖經上說:

愛是恆久忍耐、又有恩慈,愛是不嫉妒,愛是不自誇、不張狂。不作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的惡。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。凡事包容、凡事相信、凡事盼望、凡事忍耐。愛是永不止息,先知講道之能、終必歸於無有;說方言之能、終必停止、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。

猶太教義說:

人類應該「要盡心、盡性、盡力、愛耶和華你的神。」(申命記 6:5)

佛教教義說:
為仁愛。這種愛無條件限制,並需要具有自我接受的能力。其與平常只管吸引與性的愛不同,其著重無私心存在。

佛教裡,「」是感官與慾望的愛,其為通往開悟的阻礙,因為其有著自私的性質。

悲無量心」是憐憫與仁慈之心,以減少他人的痛苦。其與智慧互補,是通往開悟的必要條件。

(無瞋)與(梅塔)

 中華文化上:

儒家學說裡,戀是純愛之意。戀為所有人追求的東西,為道德生活的反映,儒家多用「」來表達對人之愛,是一種摒棄私慾的愛。子女對父母的愛為「」,父母對子女的愛為「」,兄弟姊妹之間的愛為「」。

墨子則發展出與儒家的戀概念相對的愛的概念。愛在墨家學說裡為兼愛之意,即愛無等差,對眾生皆持對等的愛。浪費與攻伐對愛則不利。雖然墨子的想法亦有一定影響力,但儒家的戀仍是大部份中國人對愛的慨念。

感情指兩人之間的感覺。兩人會以建立良好感情來表達對對方的愛,如互相幫助。而且可以對萬物存有感情,不只限於人。

緣份是指兩人間命運的關連。俗語說:有緣千里能相聚,無緣對面不相識。

我認為所有的大愛都應該建立在互愛的基礎上,否則只有一方努力付出的愛,不叫愛,那叫"神"

神愛世人,所以付出他的獨子基督,所以有天主教及基督教等宗教產生

但我想如果神付出他的獨子基督為全人類犧牲,可是沒有任何人類相信跟隨並相對付出,那這些宗教有可能存在嗎?

所以不是應該要互相嗎?

互相坦誠,互相關心的交流才叫"愛的表現"吧?

如果都只有一方一昧坦誠,關心,而不交流,那這樣叫做"愛"?

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依角色不同處在不同的團隊中

在家庭,是家庭成員的一份子不管是父親,母親,小孩,兄弟姐妹等角色

在學校,是學校的一份子不管是老師學生等角色

在職場是職場的一份子不管是主管職員等角色

在社團是社團的一份子不管是幹部組員等角色

本來就是各自扮演好自己份内角色,遵守份內角色應有的規矩,不逾矩就不會製造難題給別人,這不叫做"愛"嗎?

會有問題不就是不各司其職,有人逾矩了嗎?

我想大愛的精神是什麼?應該就是盡做人的本份吧!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薄荷快要飛起來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